高压交流紧凑型-数控滚圆机滚弧机折弯机张家港
与常规线路相比,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相间空气绝缘距离大大减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遭遇诸如大风、脱冰等外力影响时更容易发生相间闪络、碰线事故。为此,针对1 000 kV特高压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主要研究了大风和C相脱冰综合工况下传统相间间隔棒与新型相地间隔棒对相导线不同期摆动的抑制效果。根据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非线性导线–绝缘子体系3自由度多档模型,首先研究了大风和脱冰发生时间间隔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大风起风和脱冰同时发生时不同间隔棒配置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大风起始时间与脱冰时间一致时对导线相间距离影响最恶劣;在C相中点安装结构高度为14 m、高压交流紧凑型-数控
滚圆机滚弧机折弯机张家港电动
滚圆机滚弧机折弯机芯棒直径为75 mm的相地间隔棒,且在A–B相间、档距1/4、1/2、3/4处安装3支结构高度为14 m、芯棒直径为30 mm的相间间隔棒,可将线路安全运行档距提升至1 000 m;对于1 000 m以上大档距线路,建议将相间距离增大至18 m,利用上述间隔棒配置方案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1 500 m档距以内的安全运行;运行过程中绝缘子所受拉、压力均在其受力范围内,且具有较大的裕度。综上所述,对于紧凑型线路,在大风和脱冰综合工况下,建议采用较大直径的相间间隔棒和相地间隔棒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有效的相间距离控制;对于更大档距线路,需结合增大相间距离的方式方可保证安全的相间距离d为芯棒直径;E为芯棒的弹性模量,本文默认其数值为51.83GPa;l为芯棒原长度;
本文由公司网站滚圆机网站 转摘采集转载中国知网整理! http://www.dapengkuoguanji.com/ Δl为芯棒伸长量。传统相间间隔棒通常利用连接金具来安装于两相导线之间,而新型相地间隔棒则安装于相导线与地面或与地等电位的固定绝缘体之间。相地间隔棒的一端利用金具与相导线相连,另一端则通过水泥制成的地锚实现接地。由于架空线路距离地面较高,绝缘子部分无需长至接地即可保证充足的绝缘距离,因此在绝缘子下端连接钢绞线等连接绳,再与水泥浇筑地锚固定连接,实现接地。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2导线动态力学计算1000kV特高压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导线排列为倒三角形,相间距离约为15m,如图3所示。计算条件如下:①分裂导线型号为JL/G1A–500/35,10分裂导线,分裂圆直径为1m,脱冰时脱冰段10图2相地间隔棒结构示意图Fr图3紧凑型导线排列及编号示意分裂导线全部脱冰;②导线排布为LF–LF–LT–LF–LF档距组合情况,非脱冰档档距LF为400m,LT为脱冰档档距,不考虑高差;③初始气象条件中气温为–5℃,风速为0,覆冰厚度为15mm;过程中气象条件中气温为–5℃,风速为30m/s。2.1工况选择针对紧凑型输电线路,已有关于短路电流条件和大风这2种工况的相关研究[12]。而单独脱冰工况下,A相和B相脱冰跳跃会使相间距离增大;C相脱冰跳跃则导致A–C和B–C相间距离减小,由于紧凑型线路具有倒三角型排列的特点,所以此时A–C和B–C相间距离为6.5m,大于工频相间间隙的最小相间距离4.6m。因此考虑对大风条件下C相导线严重不均匀脱冰工况进行研究。大风和脱冰工况下导线排列如图4?高压交流紧凑型-数控滚圆机滚弧机折弯机张家港电动滚圆机滚弧机折弯机
本文由公司网站滚圆机网站 转摘采集转载中国知网整理! http://www.dapengkuoguan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