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电动液压滚圆机滚弧机张家
局部放电是绝缘子表面电荷的主要来源。为了研究局部放电的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动态积聚过程,采用粒子网格法(PIC法)与Monte Carlo碰撞模型(MCC模型)相结合的方法(PIC/MCC法)跟踪了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同时充分考虑了电子与气体分子之间的各种碰撞过程以及带电粒子空间分布对绝缘子电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将运动到复合绝缘子阴极侧伞裙表面以及护套表面从而形成电荷积聚,伞裙表面电荷积聚量沿半径即径线方向先增加后减少,护套表面电荷积聚量则呈现出阴极侧较多的特点。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其一致性较好,表明PIC/MCC法适用于模拟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动态积聚过程。 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电动液压
滚圆机滚弧机张家港钢管
滚圆机滚弧机折弯机2分子发生碰撞。发生何种类型的碰撞由电子与该气体分子对应分几率来确定。文献[21-23]给出了电子及2种分子的对应分几率、碰撞后粒子新状态的计算以及有关详细的MCC模型描述。本文中各种电子的碰撞截面可参考文献[23-2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复合绝缘子模型主要参考FXBW610/70型复合绝缘子,模型高度为200mm,护套绝缘高度为180mm,
本文由公司网站滚圆机网站 转摘采集转载中国知网整理! http://www.dapengkuoguanji.com/ 大伞裙半径为71mm,小伞裙半径为58mm,相邻2个伞裙间距为40mm。施加30kV直流电压,并在阴极金具、绝缘和空气3结合点处释放200个初始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电子随时间t的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t=2ns时刻,电子主要集中在复合绝缘子阴极3结合点附近,电子数密度很高;t=20ns时刻,由于极性相斥,所以电子向阴极的反方向运动,电子数密度开始下降;t=40ns时刻,受电场力的影响,电子获得了足够的能量,电离碰撞愈发激烈,产生出大量新的电子,但是由于电子的速度加大,所以电子覆盖范围加大,电子平均数密度下降,尤其在3结合点附近;t=60ns时刻,电子覆盖范围进一步加大,数密度下降,碰撞电离加强,3结合点附近电子数密度持续降低,电子开始在复合绝缘子伞裙表面形成积聚并一直持续到仿真时间截止(t=100ns时刻)。仿真结束时,电子在复合绝缘子表面积聚的位置主要在靠近阴极侧的第1个伞裙上表面和阴极与该伞裙之间的护套表面,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复合绝缘子伞裙表面积聚的图1电子运动轨迹图2伞裙表面电荷积电子数沿半径即径线方向而先增加后减少,总体而言,伞裙内侧积聚的电子数大于伞裙外侧积聚的电子数,这是因为复合绝缘子电场沿伞裙间距即轴线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电动液压滚圆机滚弧机张家港钢管滚圆机滚弧机折弯机
本文由公司网站滚圆机网站 转摘采集转载中国知网整理! http://www.dapengkuoguan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