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缆附件设计-电动液压滚圆机滚弧机倒角机
空间电荷积聚在电缆附件绝缘界面上会引起局部电场发生畸变,已成为直流电缆附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流电缆附件设计理念,采用与电缆绝缘相似的交联聚乙烯材料模注在电缆绝缘层上制作成应力锥和附件的增强绝缘层,使得直流电缆附件的增强绝缘层与电缆绝缘层在交界面处融成一体,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界面,进而从根本上改善了原界面上空间电荷的积聚情况。依据该设计理念研发的±200 k V直流无界面电力电缆附件已经按照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 TB 496推荐的试验方法通过型式试验,验证了该设计理念的正确性。 钟海杰,王佩龙,王锦明,等:用于抑制界面空间电荷的直流电缆附件设计1141电荷主要积聚在电极(导体和屏蔽)附近,绝缘层中间部分的空间电荷较少。然而,电缆附件通常由2种不同的绝缘材料组成,例如XLPE和乙丙橡胶(ethylene-propylenerubber,EPR)的组合绝缘,在XLPE和EPR界面上也会积累大量空间电荷。直流电缆附件设计-电动液压
滚圆机滚弧机倒角机张家港数控
滚圆机滚弧机倒角机图1为电缆模型绝缘层内空间电荷的积聚情况。单层XLPE绝缘层中,空间电荷主要积聚在电极(导体和屏蔽)上,绝缘层中间部分的空间电荷较少。然而,
本文由公司网站滚圆机网站 转摘采集转载中国知网整理! http://www.dapengkuoguanji.com/ 电缆附件的绝缘层一般由2种或2种以上绝缘材料组成,如图1(b)中的XLPE和EPR的组合绝缘,在XLPE和EPR的界面上积累了大量的空间电荷。目前普遍采用马克斯韦尔-瓦格纳(Maxwell-Wagner)的界面极化理论[5-6]来解释界面空间电荷的积累情况。该理论认为若能使得不同温度和不同电场条件下,增强绝缘材料的导电率和介电常数之比与电缆的主绝缘材料比值相近,就能有效抑制界面上的空间电荷。这一理论已被国内外大量学者通过试验反复证实。根据上述原理,一些电缆附件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开始研究和开发新的直流电缆附件材料。目前,国内一般以乙丙橡胶为基料作改性配方[7-12]。国外某公司提出在电缆绝缘层与附件增强绝缘层之间加入1层非线性过渡层来抑制界面上的空间电荷[13],但该方案实现起来较为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流电缆设计理念,采用XLPE模注在电缆绝缘层上制作成应力雉和附件的增强绝缘层,从根本上改善了界面上空间电荷的积聚情况。2可行性摸底试验为探索无界面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电缆附件方案的可行性及其设计参数,本文进行了2个阶段的摸底试验。试验方案参照国际大电网会议第21工作组(CIGREWG21–01)推荐的TB496的试验方法[14]制订,但试验周?直流电缆附件设计-电动液压滚圆机滚弧机倒角机张家港数控滚圆机滚弧机倒角机
本文由公司网站滚圆机网站 转摘采集转载中国知网整理! http://www.dapengkuoguanji.com/